菜籽油始見載于《天工開物》:“凡油供饌食用者……蕓苔子次之。”《本草綱目》:則謂油菜籽“炒過榨油,黃色,燃燈甚明,食之不及麻油。近人因油利,種植亦廣云”?!妒澄锉静荨罚翰⒅^菜油“敷頭,令發長黑。行滯血,破冷氣,消腫散結。治產難,產后心腹諸疾,赤丹熱腫,金瘡血痔”。
菜籽油簡稱"菜油",主要取自甘蘭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萊的種子(含油22%-49%,平均40%)。含蛋白質21%-27%,磷脂約1%,是中國主要食用油之一。
中國油菜生產近年有很大發展,畝產量不斷提高。菜籽油產量約占植物油產量的1/3以上。除主要產區長江和珠江流域外,其它地區也在大力發展油菜種植,因為它可利用冬閑地種植,不與大田作物爭地。菜籽毛油呈黃略帶綠色,具有令人不快的氣味和辣味。堿煉、脫色、脫臭后的菜籽油澄清透明,顏色淺黃無異味。儲藏時有風味回復的現象,但與原來(毛油)的風味不同。